7月28日廣汽集團舉辦科技日,稱公司已經攻克并掌握下一代動力電池電芯技術。廣汽集團應用了新型硅負極材料技術,使得方形硬殼電芯能量密度達到每公斤275瓦時,搭載該種電池的電動車續(xù)航里程可突破1000公里。
廣汽研究院新能源技術中心電池研發(fā)部負責人梅驁表示,歷經多年的研發(fā)積累與技術攻關,廣汽攻克并掌握了下一代動力電池電芯技術,通過一系列的技術群與專利技術,包括電池材料、電芯設計、生產工藝、制造裝備、品質管控等領域的獨有核心技術,將全球首次把新型硅負極材料,應用到大型動力電池電芯產品中,方形硬殼電芯的能量密度,達到了275Wh/kg的業(yè)界巔峰,使得電動車的續(xù)航里程突破1000km,而且成本更低,安全更有保障,將動力電池電芯代入“硅的時代”。
除了續(xù)航里程之外,廣汽集團還在電池充電速度上實現了新的突破。
廣汽集團從2014年開始研究石墨烯的大規(guī)模制備,已具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3DG石墨烯制備技術,并且還將石墨烯材料應用在快充鋰離子電池、超級電容、鋰硫電池和輕量化車身材料等多個領域。
據官方介紹,廣汽3DG制備方法簡單、穩(wěn)定、高效,得到的三維多級孔結構石墨烯能有效克服成本缺陷,生產制備成本可達常規(guī)制備方式的1/10。
此外,基于石墨烯優(yōu)良的導電性和特殊的三維結構,廣汽開發(fā)了一款超級快充電池,8分鐘充滿80%電量,可以實現充電10分鐘、續(xù)航200-300公里。
目前,廣汽已從電芯、模組、搭載整車多個層面初步驗證石墨烯技術。廣汽表示,在完成量產測試搭載后,電動汽車新的時代將會來臨。